小股迷 218信息网 2022-11-14 观娱乐
【崇德尚艺树新风⑧】文学创作向现实主义有力回归 今年年初,央视开年大戏《人世间》火了。剧中普通人的奋斗成长、善良正直和坚忍担当感动了亿万观众。电视剧的走红,带动了原著小说《人世间》的持续热销,也使梁
【崇德尚艺树新风⑧】文学创作向现实主义有力回归
今年年初,央视开年大戏《人世间》火了。剧中普通人的奋斗成长、善良正直和坚忍担当感动了亿万观众。电视剧的走红,带动了原著小说《人世间》的持续热销,也使梁晓声这位多年来默默耕耘的文坛宿将重回公众视野。《人世间》的成功,可谓一次“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”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评论道,《人世间》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,可以给予当下文艺创作以有益的启迪。
在近年文学创作中,现实题材书写的繁荣兴盛和现实主义精神的强势回归,成为文坛一道耀眼的风景。
一批知名作家纷纷开掘现实题材的创新表达
《人世间》的成功绝非偶然,这是梁晓声多年来深耕现实主义沃土赢得的回报。2019年,《人世间》荣膺茅盾文学奖。当获奖消息传来时,梁晓声便对记者坚定地表示:“《人世间》获奖,相信会改变很多人对现实主义的看法:现实主义不是一种陈旧的书写,它考验我们对现实的理解是否客观、是否全面。”
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年的知青生活中,很多人给予梁晓声无私的帮助,他也帮助过很多人。这些经历使他感受到好人的力量、善的力量,他深信这种善的力量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。“作家不能只写现实是什么样的,更要写现实应该是什么样的。”在梁晓声看来,有信仰的眼睛可以透过现实,看到人性温暖的地方。
不只是梁晓声,眼下,一批知名作家集体发力,纷纷推出长篇小说新作,开掘现实题材的创新表达,书写普通人强劲而有韧性的生活奋斗,引发广泛关注。
作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,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在新推出的长篇小说《千里江山图》里,回归现实,积极转型,书写了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上海的一段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真实革命历史故事,令读者眼前一亮。
为了讲好这个红色故事,孙甘露先后查阅了大量文献和当时的地图、报纸等历史材料,力求复刻那个年代上海的社会环境、街道建筑、饮食风俗和文化娱乐,他以史料和生活为笔,描绘出一幅上海的“千里江山图”。孙甘露说,这些真实的细节还原,得益于长期在上海居住、生活的体验和观察。
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,2021年度“中国好书”揭晓。入围的14本文学艺术类图书中,现实题材作品占了大多数。其中,范稳的《太阳转身》、东西的《回响》、陈继明的《平安批》、朱秀海的《远去的白马》、陈福民的《北纬四十度》等,皆是这些知名作家近年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上结出的丰硕成果。
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。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拥有悠久而光辉的历史。今天,这个优良传统正被发扬光大,扎根本土、服务人民的中国故事被作家们热情地讲述;就是在一度追求阅读快感成风的网络文学领域,也出现了架空与玄幻题材退潮、现实和历史题材回归的趋势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看来,凡此种种都表明,文艺工作者的创作风气更加踏实了,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正在有力回归。
现实主义正成为一种积极反映新时代的文学精神
6月是西海固最美的季节,千山万壑叠翠,花田花海争艳,五彩缤纷,芳香四溢。当完成了纪实文学《西海固笔记》写作的宁夏作协副主席、“西海固之子”季栋梁再次在这片土地上游走时,心中感慨万千。
曾经的西海固“苦瘠甲于天下”,而在经过脱贫攻坚后,西海固地区全部实现脱贫,在乡村振兴中呈现出蓬勃生机。曾经的“西海固文学”以“苦难叙事”深入人心,而如今的西海固日新月异,脱胎换骨,苦难成为历史。“因此,写西海固必须转变以前的苦难的文学叙事基调,否则就脱离现实,就不是‘现实主义’了。”季栋梁说。
在《西海固笔记》中,季栋梁不愿错过任何他所看到的故乡最新、最具有激情的变化,他以30余万字的篇幅,再现了中国脱贫攻坚伟业的新时代大历史。“现实主义文学必须关心社会的变革和发展,关注时代的重大问题,表达作家对时代、现实的认识、发现和思考。”季栋梁说。
决胜全面小康、决战脱贫攻坚,处处有作家的身影。2019年9月起,中国作协和国务院扶贫办合作开展“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”,作家们纷纷奔赴全国重点扶贫地区,深入乡村,用文字镌刻这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。
云南省作协主席范稳来到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,将这个西南边疆的多民族地州,作为脱贫攻坚的新课题来研究和学习。在他看来,文山州的脱贫,特别具有典型意义。
20世纪90年代中期,范稳听说文山州有个蜂岩洞村,全村人都住在岩洞里,而且延续了好几代。作家的好奇心驱使他前去探访,见到在一个巨大的溶洞里,果然住了二十多户人家。洞外的坡地上,只能种得下几株玉米。
在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之际,范稳欣喜地看到了边境线上的村庄天翻地覆的变化:村村通公路,户户有新房,果实挂满枝头,鲜花开满路旁。蜂岩洞村的人们,早就搬出了山洞,住进了新居。曾经“没有一片瓦的村子”已成为历史,成为时代进步发展的某种注脚和印证。
在文山州的采风和体验生活让范稳获益匪浅,也激发着他的写作欲望。不久,他据此创作了长篇小说《太阳转身》。“作为一名作家,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于这个伟大时代,接受它的洗礼,并为之做见证。”范稳说。
现实主义不仅是一套创作方法,而且是一种积极反映时代的文学精神。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认为:“作家只有具备了现实主义的精神立场,才能在创作中做到植根现实生活,紧跟时代潮流,顺应人民意愿,反映人民关切,使作品具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与辨识度。”
把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作为终身课程
“伟大的艺术家是时代的触须”,抱着这样的信念,1954年11月,作家周立波回到故乡,此时的湖南益阳正在发生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,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其中。
“一身灰蓝布中山装,一双解放鞋,一口益阳土话,干各种农家活。”周立波的侄儿周兆民回忆。10年时间,周立波扎根家乡。白天,他和大家同吃同劳动,打成一片,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立波胡子”。夜深了,他还在阁楼木地板上来回踱步,构思小说……
同一时期,作家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,定居在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,集中精力创作《创业史》。在皇甫村“深扎”14年期间,作为共产党员的柳青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,干在一起。“脚上穿着烂皮鞋,裤腿上满是泥点子,手里拿着哮喘喷雾器,没日没夜在村里和田里转。”
周立波与柳青,一南一北,相互呼应,树立了中国作家“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”的标杆。
2022年盛夏时节,中国作协率一个由百余名作家组成的队伍来到湖南。
作家们抵湘第一站,湘西十八洞村;第二站,益阳清溪村。
一个是精准扶贫首倡地,新时代写给大地的华章;一个是当代文学的经典地标,周立波的故乡及其长篇小说《山乡巨变》原型地。
7月30日,在十八洞村的“精准坪”上,中国作协举行中国作家“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”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仪式。
“这是吹响了冲锋号!”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说,“生活原野是作家的终身大学,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是作家的终身课程。”
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表示,中国作协从今年开始,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文学氛围浓厚、文学队伍齐整的地区,陆续建立中国作家“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”新时代文学实践点,引导广大作家坚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创作导向,让深入生活真正成为写作必修课。
8月1日上午,从十八洞村来到益阳的作家们集结于清溪剧院,共同见证中国作协“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”的启动。
“今天的中国大地,无处不在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,旧日山乡已经迎来时代巨变,广袤大地正在焕发崭新生机。”中国文联主席、中国作协主席铁凝,呼唤更多作家,迈开双脚走进新时代的乡村,真正做到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,用不断更新的眼力、脑力重新认识乡村,写出巨变。
(本报记者 饶翔)
1.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并都会标明作者或来源,如有侵权,请与我联系删除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